本片用纵贯古今的视角梳理北京城市演变的脉络,解读北京城的形制沿革、文化遗存,回溯北京的历史风范,展现首都的当代风采,铭记北京城的筑造历史,记录北京的发展变化,探寻未来城市规划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乐山大佛坐落在中国的峨眉山,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大佛,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中国建筑奇观—乐山大佛》通过对历史的追溯,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再现乐山大佛的雕刻过程;跟随多位专家探寻大佛排水、防震等独特的建造工艺,体现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通过记录今天对大佛的保护工作 ,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
本片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再现西安城墙传统建造工艺、西安城的发展史,体现西安的辉煌历史和古代的建筑工艺;跟随多位专家,走近他们的工作,通过他们展现西安正在进行的遗址保护工作,包括城墙、大明宫、汉城墙等,反映中国文化遗址保护的现状,体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付出的不懈努力。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被公认为世界最大的单个工程项目从南方向北方调动水资源。本片以3D电脑特效地图展示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基础建筑,成为节目的关键线索,带领观众“飞越”三条调水线路的全程,使观众既能感受到全局,又能了解到不同的区域组成,认识到这个工程项目所跨疆域的广阔。
中国有许多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这一次是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是中国西部开发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人类铁路设计和施工历史上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工程。青藏铁路2001年动工,在2006年建成通车,全长1100公里,总投资25亿美元。
本片从青藏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烽火山隧道工程入手,讲述中国工程技术和设计施工人员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解决高原地区特有的技术和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如何妥善解决在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的情况。
上海是中国连接世界的门户,每年换乘公交车、地铁、火车和飞机的乘客流量达到40亿人次,连接这些公共设施的道路已经拥挤到极点。上海正在建设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提供最彻底的交通解决方案。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将把航空、铁路和公路连接到一起,可以满足每天100万人次在七种现代交通方式之间进行快捷的换乘。
本片主要围绕金茂大厦、卢浦大桥、环球金融中心、东方明珠塔等上海标志性建筑来进行实地拍摄,以全新的视角展示每座建筑的特色,通过现场拍摄与电脑特技的结合,重现设计、施工过程,将枯燥的建筑通过鲜活的电视语言生动地表现给观众。本片充分发掘建筑中包含的历史细节,在表现建筑奇观的同时,也用具有震撼力的画面讲述了上海的时代变迁,体现了上海作为未来国际大都市的品格。
2009年,连接上海与宁波,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它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跨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双向6车道,使用寿命100年以上,投资总额118亿元,水泥用量达120万吨,各类钢材60万吨,工程浩大。而杭州湾气候复杂多变,是世界三大强潮海
湾之一,全年有效工作日不足200天,大桥工程难度可想而知。要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大桥设计者和建设者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本片通过现场拍摄、故事重现、专家访谈、细节描述等丰富的电视语言,介绍了杭州湾大桥设计的建筑工程学原理,讲述了大桥建设中的一个个科技创新故事,在展现中国桥梁设计和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必须建造一个全新的大门以迎接蜂拥而至的游客。一个占地一百万平方米、造价高达三十六亿美元的超级机场,在短短四年内打造完成。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机场航站楼,是全中国人都能引以为傲的招牌门户,一个属于全人类的伟大建筑奇迹。
节目通过对北京将举办奥运的诸多准备工作的真实纪录,向世人展示中国业已取得的骄人的业绩。为了举办奥运会,中国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环境治理,进行了若干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与标新立异的体育场馆的修建,而国家体育场(奥运会主体育场)更是其中众人瞩目的焦点。